第四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 2008-11-19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107        
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图书馆、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教育局、绍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绍兴图书馆、绍兴市群艺馆协办的第四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开幕式于2008年10月18日上午在绍兴大剧院举行。在此后的一周内,全省11个地(市)的64个公共图书馆根据各自特色,积极筹备读书节活动,制订活动方案,共策划各类活动380场次。
        在本届读书节策划阶段,我们就关注了当前党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宣传工作的重点。2008年3月29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起的未成年人“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 道德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今年四部委联合倡导的道德实践活动,我们在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 “我读书 我快乐 我智慧” 的主题语基础上,确定了第四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的主题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亿万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心愿。围绕这一主题,全省各地的公共图书馆认真部署,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策划,全力组织精彩纷呈的读书活动。动员未成年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比较以往三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第四届读书节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主题鲜明,切合实际
      各地紧紧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永康市图书馆、桐乡市图书馆、浦江县图书馆、武义县图书馆、兰溪市图书馆、严济慈图书馆、缙云县图书馆、黄岩市图书馆、洞头县图书馆、瑞安市图书馆、舟山市图书馆、桐庐县图书馆等十二个单位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了以“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椒江区图书馆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温州市少儿图书馆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举办了主题影片展、主题展板社区校园巡回展和主题文化活动; 桐庐县图书馆在青少年中举办了“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签名活动。
        淳安县图书馆在幼儿中举行儿童文明礼仪绘画比赛,在青少年中举办道德修养图书推介活动。湖州市图书馆在青少年中举行“阳光阅读‘足智多谋’之文明礼仪知识竞答”、“阳光阅读‘神勇卫士’之争做文明小使者” 活动。
杭州市萧山区第四届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参加人数超万人,各项活动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引导广大青少年从书中、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增强道德意识,践行道德规范,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如“分享志愿精神 传承奥运文明——走进萧山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志愿生活”。从“环保”、“古诗词鉴赏”征文到“‘我读书 我快乐 我智慧’的阅读表演大赛”、从“小鬼当家话新馆——小小读者座谈会”到“阅读与成长——辫子姐姐郁雨君与您分享阅读的真谛”、“走进名著的殿堂 感受文学的魅力”的讲座,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未成年人眼前一亮,发现了读书的新乐趣,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二、覆盖面广,层次分明,针对性强
        全省64个市(地)、县(区)公共图书馆参与了第四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各地按照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宁波市镇海区图书馆为各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设计相应的活动:“小读者文明网络阅读培训”主要为小学低年级未得到全面网络普及教育的学生而设;“未成年人寓言故事知识竞赛”主要为有一定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的高年级学生而设。而年龄跨度较大的“宁波市民‘十不’规范背诵比赛”和“美德格言征集和美德格言书法比赛”则分设了小学组和初中组,使得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加本次的活动,一展才华,以达公正公平。新昌县图书馆组织的“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设立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进行评奖。平湖市图书馆等单位特意为幼儿园小朋友设计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的“亲子故事会”等活动,通过“听”故事、“讲”故事,以激发幼儿园小朋友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平与文明意识。
        三、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品德理念。为了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教育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促进心理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浙江图书馆、开化县图书馆、遂昌县图书馆、缙云县图书馆、三门县图书馆、上虞市图书馆等单位将认知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强化感恩教育。浙江图书馆联合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开展“中学生说‘孝’主题活动”,以调查问卷和讨论的形式诠释“孝”的内涵。参与活动的学生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尊重别人,孝敬父母应永远成为人们所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为倡导“孝道”,营造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会,青年时报对此活动积极予以刊登,使该活动在全市产生广泛影响。开化县图书馆、遂昌县图书馆、缙云县图书馆、三门县图书馆等单位在读书节期间举办“感恩教育”图片展。上虞市图书馆举办“感恩读书”——学生征文比赛。劝勉未成年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四、贴近未成年人群体,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成为现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正确引导未成年的课外阅读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浙江图书馆联合青年时报、杭州华数资讯共同举办了“阅读方向盘——流行文学与经典名著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主题辩论活动,邀请学生、家长、老师等不同身份的人,一起探讨青春文学与经典名著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以便让未成年人更好地把握今后的阅读方向。青年时报用较大篇幅对此作了报道,华数资讯在“全民辩论会”栏目中作了专门报道。
        五、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实践关爱他人的道德理念,营造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氛围
        关爱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给以其文化的扶持和帮助,为其提供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再教育服务,娱乐服务,使其得到实现自由发展的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图书馆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许多公共图书馆在读书节期间,进行了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贫困山区学校捐书活动。
        如浙江图书馆历时一个多月,为杭州蓝天小学捐赠了近二千册图书;富阳市图书馆、海宁市图书馆、宁海图书馆、宁波市江东区图书馆、象山县图书馆、江山市图书馆、绍兴县图书馆、诸暨市图书馆、临海市图书馆、舟山市普陀区图书馆等十多个单位组织了向民工子弟学校、贫困山区学校捐书活动,通过送书上门,让更多的学生拓展视野,享受阅读的快乐;桐庐县图书馆开展“好书、好电影伴我成长”活动,为边远山区学校送书、送电影活动;严济慈图书馆到金华市第二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流动阅览和宣传服务活动;三门县图书馆在贫困学校设立图书流通点,每个点首次发放图书300册;浦江县图书馆举行援建育才民工子弟学校图书室活动;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的读书,选择在金东区利民子弟学校建立图书流通站,赠送价值2-3万元图书;舟山市图书馆举办利用丰富的文化信息共享资源,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走进民工子弟学校活动,建立图书流通站,赠送书架、图书,为学生播放优秀影视作品。各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引导更多的孩子们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宁波市图书馆策划组织“好书互换  真情互动”——少儿图书交换活动,同时接受了少年朋友捐赠的图书,并将捐赠的图书将进行统一整理、分类,定期送给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或贫困地区的群众,使这些图书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第四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通过展览、讲座、征文、书目推荐、图书捐赠、流通站创建、故事会、辩论会、朗诵会、歌舞表演、知识竞猜、评优选优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按照简单易行、切实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紧紧围绕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倡导“我读书 我快乐 我智慧”的理念,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采用隐性的、间接的、渗透式的和体验式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强道德观念,打牢道德基础,实践道德理念,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实行知行意的统一,读好书、做好事、当好人,努力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开幕式

云和县图书馆举办科学画廊书画展

长兴县图书馆举办文学体验活动

海盐县张元济图书馆开展“现场书画才艺展示赛”

桐庐县图书馆在青少年中举办了“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签名活动

玉环县图书馆举办“用文化再造心灵”主题讲座

浙江图书馆工作人员向蓝天小学(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代表捐赠图书

 “阅读方向盘”台前阵容(左起):中学生顾伊汇、青年作家周卉、主持人、家长沈伟、老师何华

 

 台下的学生大胆表述对青春文学的热爱

 

 

 中学生声说“孝”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同学谈论对“孝”的理解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