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证犹在 遗恨未消 ----“世纪创伤---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者实录图片展”回顾
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浙江图书馆宣传推广部于2005年8月12日至9月3日隆重推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主题展“世纪创伤-----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者实录图片展”。
8月12日上午10时,图片展开幕式在浙江图书馆大厅举行。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金庚初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图片展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时展出的重大意义,并衷心祝愿展览成功。浙江图书馆副馆长贾晓东代表主办方讲了话。实录图片作者李晓方同志还在会上就展览内容作了介绍。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浙江省预备役师师长兼浙江省军区副参谋长马文汉、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政治部副主任赵燕江、小和山部队政委王建刚、浙江省妇联副主席赵玲、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徐洁。
此次展览,借助近百幅真实的历史文献图片和近年来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将半个多世纪前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兽行以及浙赣铁路沿线两省20多个市(县区)800多个乡镇村中100名幸存老人的受害史、血泪史昭示于天下。它用血淋淋的事实向世人深刻揭示了侵华日军实施的细菌战给浙江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并用铁的证据揭露了侵华日军对中国民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是一部不及时抢救便很快就将湮灭的宝贵的信史,是一段沉重的民族苦难哀史,是一份极其深刻的爱国主义教材。它的作者李晓方1989年3月入伍,上尉军衔,系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特约记者,原新华社《中国图片报》特约记者。李晓方为了进一步揭露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的暴行,从萌生这一强烈愿望到初步完成寻访工作,前后历时10年之久。自2001年开始,他走上了寻访受害幸存者之路。历时四年之久,自费10多万元,在杭州、金华、衢州、丽水、江西、上饶等二十个市县的800多个乡镇村,走村串户,历尽艰辛,调查采访到200多位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菌受害幸存者,笔录并拍摄了数千幅照片,填补了我国研究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菌的历史空白。在开幕仪式结束后,李晓方还亲自担任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嘉宾、读者热心讲解。
在展览期间,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同志于8月17日视察浙江图书馆时,参观了图片展。他表示,日本政府必须正视过去侵华的罪恶历史。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原告诉讼团”团长王选特地从上海赶到杭州参观了本次展览。王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浙江是世界上受细菌战侵害最严重的地方之一,金华、衢州、宁波等地都饱受细菌战之苦。作为日军细菌战受害人的后代,从1995年起,王选在自己的家乡浙江义乌等地,开始了对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调查取证工作。1997年组织浙江、湖南等地的细菌战受害者成立了“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原告团”,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艰难的索赔诉讼之路。
此次参观,王选特地为展览题了留言:“震撼于受害者的勇气和力量”。
从开幕式至圆满结束的20多天展期中,共有5000余名观众参观了展览。他们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有亲身遭受过日军迫害的老人、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大学、中、小学学生,以及到杭州旅游的外地观众。浙江大学、浙江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杭州边防检查站等单位都主动组织人员参观了展览。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掀开这页沉重的历史,默默地凝视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图片,心中翻滚着惊骇、义愤、耻辱、感悟的波涛,这一拨拨汹涌的波涛化作一篇篇激扬文字,洒满了工作人员为他们准备的留言本和留言板:
一位观众用颤抖的手写道:“惨绝人寰的一幕幕,让我们的心在滴血,只能用‘震惊’和‘义愤’来形容我此时此刻的感受”;
一名年轻观众叹息道:“这些受害者年轻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风华正茂、血气方刚,日军的细菌战瞬息间就毁了他们的生活和幸福,并将痛苦延续整个人生”;
从东北来杭旅游的王先生留言说:“来自北方哈尔滨的我,对731部队的暴行多少了解,但此次展览让我对日本人在我们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了更深刻的铭记,我们几乎是噙着泪水看完了所有的图片,心情之沉痛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希望这些老人在和平和安宁中度过余生”;
不少观众义正辞严地指出:“日本的教科书根本隐瞒、掩盖不了这血淋淋的历史,事实可以证明一切”;
一位金华观众如是叙述了他的感悟:“作为金华人,我从小就知道‘烂脚病’,但那时侯不懂事,还嘲笑那些病人。感谢李晓方,我现在才知道,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干的灭绝人性的罪恶”;
上虞春晖中学的一位教师建议:“将这些照片拿到全省的中、小学去展览,让年轻人看看。重要的是他们对这一段历史没有印象,要让他们记住,这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希望能到我们学校展览”;
更多的人表达了他们的美好愿望:“祝愿人类不再有战争,愿所有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展览现场,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观看图片,并耐心向孩子讲解。一位母亲告诉在场的工作人员说:“我是带着我的孩子第二次来看这个展览了,希望她珍惜幸福生活,矢志不忘历史”。如这位母亲一样,许多观众或留言或向工作人员倾诉心声:“感谢李晓方同志,他是新时代的英雄,用他的行动来证明中国人是不会忘掉过去的:忘掉历史,就意味着随时会重蹈覆辙;历史一旦被遗忘,那么,它必将重演”。
一位名叫郑景元的87岁老人观看了展览后,以自己亲身参加浙江省诸暨龙凤山痛歼日寇的经历,写成满满9张稿纸3600字的观后感,成为此次展览中最长的留言,让观众读了扬眉吐气。
展览的工作人员为了让观众充分表达自己的观感和心声,特意准备了10本共800个页张的留言簿,此外,还设立了长长的留言板。结果,10本留言簿本本爆满 。而留言板上的留言更是重重叠叠,每天闭展时,工作人员都要把上面的留言揭下归档,为第二天的观众留出留言空间。
展览期间,《浙江日报》、《杭州日报》、《今日早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浙江文化月刊》以及电视台都到现场报道、采访,在传媒上广为宣传,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
通过本次展览,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细菌武器非人道的罪恶,认识生化武器的研制和生产,给全人类的安全和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灾难。希望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珍视正义、公道、和平的价值,坚决抵制生产彻底销毁生化武器,使人类社会得到和平、和谐的发展。日本政府必须正视过去侵华的罪恶历史,向中国人民、亚洲人民、世界人民负责任地承认这段历史,必须真诚反省,这样才能抚平中国人民的创伤,这样才能真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更重要的是,展览让绝大多数观众认识到,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了解并永远铭记这段苦难史,并以此来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万众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强大,使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使过去的苦难史永不再重演,这才是此次展览的最终目的和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