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6月12日,海宁市图书馆开展了“第九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系列活动,期间开展了4大类共28项读书活动,吸引了近2万名读者参与。
一是把好“一个关”,精心组织活动开展。高度重视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开展,由分管领导牵头,动员各部室、乡镇分馆出谋献策,集思广益制定活动计划,着力凸显图书馆阵地特色,深化“免费开放”工作,打造读书活动品牌,积极迎合青少年兴趣爱好,增强活动吸引力。各项活动针对性、互动性、参与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点面结合,城乡联动。及时将计划发放到各部室、乡镇分馆,明确分工,确保各项工作纵向到底、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加强活动宣传力度。积极联系本地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对系列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及时报送活动简讯和照片。努力引领社会阅读热情,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合力。活动期间,在馆网站开展图文宣传报道20余篇,各类媒体报道5篇。
二是唱好“四出戏”,全面开展读书活动。唱好一出“资源戏”。开辟资源专区。设青少年“绿色悦读”图书专架。开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七彩童年”视频播放专题。推出了“凝固的艺术——中国电影老海报”图片展,展出190余张展板,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推出海图百科窗第十四期“中国民间结婚习俗”,引导未成年人了解风俗民情。构建“文化超市”。6月1日,携手新华书店,推出第三届 “‘悦’读直通车”现场图书点购活动。
唱好一出“文化戏”。凸显“微文化”元素,充分利用时尚“自媒体”平台,推出系列“微活动”,形成更时尚、更具活力的平台,吸引更多未成年人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馆官方微博发布“中国梦.童年梦征集令”,广泛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开展图书馆微博宣传日活动,发布“六.一”节庆祝活动、未成年人阅读故事和帮扶活动等方面的微博20余条,总计转发、评论达134次。开展走近“微电影”活动。在电子阅览室推出“微电影”放映活动,并结合自主拍摄访谈,鼓励未成年人拍摄“微电影”。
唱好一出“环保戏”。突出活动“环保”主题,传递“绿色” “低碳理念”,倡导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模式。宣传环保理念。马桥分馆开展“绿色上网.阅享乐趣”活动,组织未成年人签署《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接受绿色上网教育。开展环保实践。长安分馆和马桥分馆分别开展“化无用为神奇”环保小制作活动和“护绿小卫士”花草领养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感悟环保。做好环保宣传。周王庙分馆、盐官分馆、海昌分馆相继开展环保主题手绘报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了解、学习环保资讯,培养未成年人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尖山分馆、丁桥分馆相继开展宣传语设计制作活动,让未成年人成为宣传环保、传播图书馆理念的“先锋队”。
唱好一出“创意戏”。通过各类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锻炼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比“画画”。携手浙江新家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新家园杯’潮乡儿童的中国梦——寻找100名天才小画家”儿童创意画比赛,共收到作品673幅,其中100幅优秀作品在米谷画廊展出。袁花分馆、斜桥分馆也分别开展了“诗意画下来”古诗配画活动、“亲子童.画,我爱我家”绘画比赛。比“口才”。“阅读实践夏令营”6月1日起招募学员,特别添加能有效锻炼口才的“神秘任务”单元。斜桥分馆开展讲故事比赛,引导未成年人勤动脑、勤张嘴,发挥想象力。比“手工”。总分馆相继开展了创意数码礼物设计、巧做创意袜娃、软陶制作、陶艺DIY、种子拼图、立体拼图等活动,提升小读者创新能力。
三是强调“三个化”,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免费开放”深入化。目前,海宁市已实现乡镇分馆建设全覆盖。海宁市图书馆在免费讲座、免费展览、免费培训的基础上,推出系列读书活动,不断深化“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利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阅读活动的城乡联动,推动活动资源的无缝对接,扩大读书节辐射面、提升影响力,实现深化“免费开放”工作和提振图书馆阵地人气的双赢。同时,通过城乡联动,推进城乡未成年人的交流、沟通,实现区域阅读文化的整体推进。活动策划品牌化。精心打造“海星巧手坊”“海贝创E谷”等品牌活动,增强宣传和推广力度,得到了广大未成年人的喜爱,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宣传推广社会化。在传统宣传渠道的基础上特别开辟“微平台”,让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到未成年人良好阅读习惯、氛围的培养中来,为阅读活动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模式,延伸活动舞台,丰富活动载体,极大提升了活动影响面。
(海宁市图书馆 许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