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为更好地解决农民“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嘉兴市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中心馆—总分馆”、“图书馆联盟”、“社会资源整合”三重服务体系:
一是“中心馆—总分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基本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嘉兴全市已建成乡镇分馆54个,实现全覆盖。嘉兴市本级建成试点村(社区)分馆25个。2012年,村(社区)分馆建设在全市推广,截至10月底,全市已建和在建分馆达69个。此外,RFID自助借还系统、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流动图书馆”建设也已进入实施阶段。市、区、镇、村多级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进一步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
二是图书馆联盟建设趋于完善。2010年底,由嘉兴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小学教育系统、科技系统等共同建设的区域性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嘉兴数字图书馆开通,标志着嘉兴图书馆联盟初步形成。2012年,嘉兴数字图书馆手机版顺利开通。据统计,2012年1-11月嘉兴数字图书馆访问532万次,访问人次49万人次,全文检索统计81万次,文献传递11万次,社会效益良好。同时,各系统图书馆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在信息、文献、活动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
三是社会公共资源不断整合。以镇(街道)、村(社区)分馆为阵地,实现图书馆分馆与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职工书屋、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等文化惠民工程及文化项目在基层的共建共享、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各工程及项目的服务效能,切实解决农民读书难和农村数字信息服务问题。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基本实现了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免费、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理念。今年,嘉兴市将进一步延伸服务体系覆盖面,加强末端建设,规范管理和服务,强化优秀的城乡服务队伍建设,更加广泛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