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城区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阵地作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阅读载体,“读讲看动联”五位一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打造精神富有新高地,让读者学知、求知、长知共享知趣,读书、讲书、听书同品书香。
“读”——创设“推新书 荐好书”悦读专架,做到周周推新书、月月荐好书,引领阅读新潮流。该馆始终把“读者满意”作为服务工作的重要标尺,把业务绩效当作发展“王道”。今年以来,为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做到周周推新书、月月荐好书,1-8月新增馆藏23000余册。一是十分重视新书采购。根据新书畅销排行榜、读者借阅热点和读者新书推荐榜,由专人负责确定新书采购清单,对供书商提供的书目清单进行一一筛选,改变过去“供书即采”的作法,杜绝了库存书、删减了平庸书,使新书好书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二是推出主题图书专架。今年以来,先后推出了春节风俗主题专架、“五一”劳动节之歌主题专架、“六一”欢乐主题专架和喜迎十八大主题专架等。三是加强“服饰艺术”特藏室建设。收录了日韩服饰类期刊近20种;国外最新服饰类书籍500余种,为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各项业务量快速增长,开馆至今文献借还达1772344册次,日最高借还量达到4500余册,流通人数达250余万人次。读者满意率达到98.98%,优质服务得到读者广泛认可。据市图书馆绩效考评,下城区馆各项指标名列城区前茅。
“讲”——免费开办“文明大讲堂”,成为读者精神富有“充电站”。组织开办了“文明大讲堂”,先后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来馆演讲30余场,听众3000余人。著名教育学家朱棣云“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讲座、“美丽女人——女职工素质工程流动课堂”、“快乐工作与情绪压力应对”以及“CRT教练锻造营”等讲座,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丰富文化生活的大平台,深受读者的欢迎。近日,还与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创意力量团队跨界学习和专业交流活动”,特邀吴柏林副教授论道体验经济,通过Prezi软件幻灯片呈现方式,展示了苹果、007等经典案例,以视频观看及现场互动游戏体验的方式生动阐释了“体验之轮”、体验6Es。
“看”——打造“影聚星期六 免费看大片”活动品牌,为读者提供视觉盛宴。下城图书馆从开馆伊始,就积极探索“大阅读”服务载体,开创“影聚星期六•免费看大片”服务新模式。利用学术报告厅免费为读者放映最新、最优质的影片。今年还围绕“喜迎党的十八大”、“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等专题,开设“红色电影专场”,结合青少年暑期活动开设“暑期少儿动漫专场”。截止今年9月共放映电影277场,观众达25000余人,深受读者好评。同时,为让热爱手工艺的读者能学习到中国古老的手工艺术,区图书馆打造“大阅读”另一项服务载体“快乐手工•无限创意”,今年已成功举办4期。活动特邀来自美国的手工艺术家兰亭现场向学员传授中国结、立体纸浮雕等手工工艺,尤其是暑期开办青少年手工专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受到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动”——创建系列图书流通点,把服务触角向社会延伸,建立读者身边的图书馆。为了进一步实现图书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下城区图书馆通过建立“系列图书流通点”,延伸馆外服务项目,目前已在社区、企业、商场、学校、军营等地建立流通点40个,藏书量近6万册,成为读者身边的图书馆。 从2010年开始,为了解决社区图书阅览室图书资金缺、藏书量少的问题,下城区图书馆在全区8个街道建立了“街道图书流通点”。2011年,进一步把图书流通服务延伸到企业、学校、军营。在杭州风帆中学、杭州明珠教育集团设立了“校园图书流通点”;在武警杭州支队、下城区武警中队设立了“警营图书流通点”;在浙江中智经济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万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佳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设立了“企业图书流通点”;与杭州大厦洽谈,建立了“商场期刊流通点”,开创了公共图书馆走进大型商场的先河。2012年,下城区图书馆按照杭州市 “一证通”建设要求,对全区基层80个图书阅览室15余万册藏书,投入10余万元,进行统一分类编目加工,真正纳入全市“一证通”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实现就近通借通还,在全市基层公共图书藏书体系建设上率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联”——联袂共建单位,建立全国首家G3阅览室,开启“低碳阅读”之门。下城图书馆与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联袂打造的全国首创G3阅览室,这种手持阅读终端大小如同一本书,但整合了眼下最流行的电子书和3G无线功能,并采用先进的EINK(电子墨水屏)技术,具有环保、健康、节能的优点,开启了公共图书馆“低碳阅读”之门,开创了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的新格局。活动启动后,新华社及省市各大报社、电视、网络20余家媒体争相进行报道,全国各大网站相继进行了转载,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杭州市下城区图书馆 李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