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米书墙下种下梦想 ——贵州女孩的浙图“知识寻根”之旅
发布时间: 2025-07-15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77        

“回家后也能继续看浙江的书了!”暮色中的浙江图书馆内,24位来自贵州黔南州平塘民族中学的布依族、苗族、毛南族和汉族女孩仰望着十米高的“书籍之殿”,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在民盟省委会文化基层委组织的“文脉传薪·盟心护蕾”公益行中,这座知识殿堂为大山深处的女孩们打开了全新的世界。

 

 

“哇哦”声里的知识震撼  

当女孩们沿着“抵达阅读”阶梯步入负一楼大厅时,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空间回荡。眼前是设计藏书量达10万册的圆形书墙,高低错落的书架间点缀着舒适的阅览坐席。“这里就像书的海!”一位苗族女孩轻声感叹。在馆员引导下,她们见证了现代图书馆的智慧内核:

奔跑的小黄车:透过玻璃墙,女孩们看着轨道上穿梭行进的小黄车,如同一个个忙碌的“图书快递员”,自动分拣精准运送着一本本书籍。

会呼吸的书架:感应灯随人走近自动亮起,盘点机器人会扫描书脊,夜间将自动完成图书清点。

无界的阅读:视障区配备点显器、听书机等设备,当得知通过“浙江图书馆”官网可远程访问数字资源,孩子们兴奋地攥紧了手机,跃跃欲试。

典籍与AI的时空对话  

在图书馆通识课上,馆员老师邱诚用两个隐喻揭示知识传承的真谛:

“图书馆是迷茫时的避风港——当你们在人生低谷时,请记住书架间永远有一盏灯为你点亮”  

“图书分类法是人类智慧的索引,而AI是新时代的‘知识导航员’”

当《七略》《四库全书》的典籍智慧遇见AI时代的变革,女孩们亲历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老师现场演示“中图法密电表”记忆法,22个图书大类在欢笑声中烙印心间。

 

 

豆本里“家”的种子  

课程高潮落在“豆本”制作环节。女孩们将A3纸折叠成手掌大小的书册,用画笔勾勒家乡记忆——苗绣的花纹、布依族的梯田、毛南族的花竹帽在纸页间流淌。

 

 

当女孩们在留言本中不断地写下“爱杭州”“读万卷书”这些高频词时,之江文化中心的灯光正照亮她们归途。此刻,书籍之殿下萌发的24颗梦想种子,已随钱塘江的风,悄然飞向云贵高原的层峦叠嶂。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