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傅翼:《从中国出发:送王船仪式的变迁》
发布时间: 2024-05-29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121        

  2024年5月25日下午两点,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傅翼老师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楼报告厅,开展了“亚洲文明”系列讲座的第七讲《从中国出发:送王船仪式的变迁》。

  在此之前,大众对送王船仪式是陌生的,这个仪式何时起源?因何而起?有何流程?又是怎样发展的?在这次讲座中,傅翼老师向读者朋友们详细介绍了送王船仪式。王船祭是王爷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科仪。最早可追溯到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讲座中,傅老师着重强调了王爷信仰、仪式流程,和它的海外传播。王爷信仰,无论敬拜瘟神,还是后来变化为敬拜海洋保护神,都表现了人们从古至今对平安健康的祝愿,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送王船仪式,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典例。傅翼老师所在的团队,研究范围从闽南、台湾到马来西亚,所往之地都有送王船仪式的影子。由于中国移民的到来,加上当地居民出海的需要,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举行这种仪式,这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环。

  讲座中,傅翼老师谈到了他们团队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采访居民,拜访各处零散的寺庙,从中获取海量的信息并整理。

  马来西亚的王爷信仰和送王船仪式的“精神基础”是参与者的原生血缘、地缘关系,其早期反映了闽南人传统的祖先崇拜、宗族观念,如今已逐渐拓展为跨血缘、跨民族、跨地域的公共庆祝。但不容忽视的是,宗族联系、原乡情结依然在其主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2020年马来西亚和中国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情感基础。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