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互动与交融 ——记“从中亚康国到会稽康氏”讲座报道
发布时间: 2024-05-23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63        

  中国现有的56个民族是历史时期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类人群交往交融的结果,他们既有本土起源者,也有域外迁入人群与本土人群交融而来者,因此,多民族的文化共融也造就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现状。

  2024年5月18日,由浙江图书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两浙名贤·文明互鉴”——浙江历史名人系列讲座,邀请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培红先生做客文澜讲坛,为现场60余位读者讲述粟特人融入中华的历史轨迹,以及古代浙江的外来文明。

 

 

  历史上的浙江,是中外文明交流汇聚之地。不用说浙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即便是陆上丝绸之路,蕃商胡僧也络绎不绝地来到浙江,使古代浙江与外来文明融汇交流,影响深远。

  粟特人,在中国史籍中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杂种胡”“粟特胡”等。他们是生活在中西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民族,为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粟特人向中国迁居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多个朝代,历时一千多年,其足迹遍布今新疆、甘肃、宁夏、河南、江苏等不同区域。

  现场,冯教授从敦煌出土的文献、史籍、墓志、碑文等资料进行考据,多维度、深层次地阐述了粟特人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细节与宏观轨迹。

 

  敦煌文献S.2052《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一卷并序》登录了唐代全国10道90郡的792

  姓,其中江东道越州会稽郡十四姓中有康姓

  敦煌文献BD8679《唐贞观八年(634)姓氏录》:

  会稽郡七姓越州:虞、孔、贺、荣、盛、钟离。

  粟特人融入中华的历程

          汉族族体壮大的过程是其在历史上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过程。粟特人融入汉族主要通过直接融入汉族,以及与其他民族多重混融之后,再融入汉族这两种类型。

         中古时期,粟特人以经商著称,“利之所至,无远弗至”。频繁的贸易往来,使粟特人逐渐接触到中华文化,中原王朝强盛的国立、繁荣的经济以及积极开放的民族关,促使粟特人逐渐向中原地区持续移民,并积极参与到中原王朝的政治和经济生活。

    粟特人东迁路线图

  汉代以来,入华西域胡人多以国为姓。《梁书·康绚传》记载:“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侍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粟特人延续了这一传统,康、安、曹、石、米、何等粟特姓氏被统称为昭武九姓。在使用汉式姓氏的同时,入华粟特人也兼用胡名与汉名。唐宋之际的敦煌文书中,大量粟特人名已明显与汉式人名趋同。

  冯教授列举了颜真卿撰写的《康希铣碑》,借助历史上著名的康姓人物事迹,让读者一窥康希铣家族从东汉至南朝时期的世袭历程。

 

  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28《康希铣碑》:唐台州刺史康希铣碑,颜真卿撰并书,大历十二年(777)立在越州离渚宫,官遣匠摹搨,为村民击碎。

  绍兴毛毡帽的推测

  萧山博物馆有一尊越窑青瓷胡俑藏品,这具武士俑,珠状目,隆鼻,为胡人相,头巾扎得像胡人的“浑脱帽”,身上穿的是宽袖袍,交领,右衽,是典型的汉人服饰式样,汉中带胡,胡中有汉,应该是当时汉胡文化大融合的真实写照。讲座现场,冯老师笑称胡俑的这种样式的帽子可能是绍兴毛毡帽的原型。

 

  图源⽹络:越窑青瓷武⼠俑

 

  随着民族融合,粟特人也将西域特色的艺术文化譬如音乐、舞蹈传入中国,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唐玄宗时,贵妃玉环好胡璇且善胡璇,胡旋舞一度成为教坊乐之一,安史之乱后正史中关于“胡旋舞”的记载虽然缺失了,但在民间继续传承;“胡腾舞”和“拓枝舞”到宋代时融入了汉族舞蹈。

 

  讲座结束,读者与主讲老师继续交流探讨

  回望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升华,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各民族文化向着华夏化的方向进一步凝聚。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创新丝路文化,更应着力倡导开放包容,彼此融通,多元共生,这也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当代价值取向。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