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韵律之美 ——雕塑艺术中的“妙手偶得“与定格
发布时间: 2019-08-09        来源:阅读推广部              点击量:311        
       2019年8月9日下午两点,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朱洪涛的讲座在文澜厅准时开讲,讲座的主题是“雕塑——来自创作者的解读”。朱洪涛与读者听众们分享和交流了创作者对于雕塑创作的感悟,希望读者们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角度来感受和判断。朱洪涛表示希望自由交流和分享的氛围。
 
 
       讲座伊始,朱洪涛关闭部分灯光,带大家快速浏览了幻灯片中的作品,包括“西湖十景”和自己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等,昏暗的灯光、温润如玉的作品…使现场的气氛渐入佳境,给读者听众们留下了梦幻般的朦胧印象。
       随后朱洪涛向大家表明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艺术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没有什么“为艺术献身”,只有平凡真切之体会,认为炒菜是的全神贯注与艺术别无二致,因为“身体与感受”是一体的。同时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于触觉的感悟历程,并把触觉分为“指痕”、“按压”、“划痕”三方面,这三者是作者创作留下的痕迹,就像脚印之于侦探,由触觉痕迹可以探知创作时的心境和过程;而艺术创作中的“妙手偶得”之美可用“无意识的触觉”定格。
 
 
       最后,在读者听众提问环节,针对读者提出的“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欣赏艺术品“的问题,朱洪涛援引了咏春的”见我、见天地、见众生“三境界,表示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应该先从中探寻创作者和自己的”性(天性)“,在”真”的状态下不断提升境界。
 
 
       两个小时如白驹过隙,但意犹未尽。朱洪涛对于艺术的倡导,我们将长久地留存在心:少问些出路,多一些感悟;少一些利益,多一些诗意。
 
                                                                                                   文案:王岩永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