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歌遇到钢琴
发布时间: 2019-01-21        来源: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173        

        2018年1月19日上午,陈烨老师的当民歌遇到钢琴讲座吸引了众多老少读者的参与,在一阵掌声之后,精彩的讲座开始。

       陈烨老师首先通过一段视频给读者们展现了民歌什么。它是具有地域性的,它是劳动人民通过集体创作形成的一种规范,它是进行过历史筛选和洗礼的智慧和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的状态,它是精神和文明的传承。

       随后陈老师提出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这种依托自然生活形态存在的文化却逐渐消失,因此如何更好的保留和传承民歌中的精神便成了一个难题。

       而今随着西方文明的融合,钢琴在人们的日常中越来越普及,每年将近5000-6000万的人会加入的钢琴学习当中。而教育是维系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将钢琴和民歌融合学习,形成教育体系,作为一种民歌传承的渠道也是一种绝佳选择。

       那么如何才能将两者进行融合学习呢?陈老师提出要将循序渐进。先从身体的运动,到音乐的肢体,再到调式音阶,这三个过程对人来说是由内而外进行的,而从音乐的方面是由外而内进行的。根据这三个过程,陈老师整理了上百首适合从零开始学习者的民歌曲子,按照曲子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的教材,以便实现循序渐进的学习。

       最后,陈老师通过几段生动的民歌小调和钢琴小曲,让读者们身临其境的体验了民歌和钢琴的结合。读者们也积极的和陈老师交流了关于这些曲子的感受和启发。

       文化是一种传承,钢琴其实可以是一种工具,如何运用工具将我们的精神文化更好的传承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希望在众人的努力下,能够将这些精神一代代的传承,经久不衰,变成自己民族的自信。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