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红楼梦》中的石头意象
发布时间: 2017-07-03        来源: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810        

        6月25日,浙江图书馆和西湖读书会共同举办的“经典阅读”系列读书会邀请到了浙江大学中文系孙敏强教授,展开对《红楼梦》中的石头意象的漫谈。浙江图书馆的读者朋友和西湖读书会的书友们来到现场,耐心倾听并共同对讲座内容进行探讨,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为何要对《红楼梦》中的石头意象进行专门的思考?孙敏强教授认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石头,是这部旷世巨著叙事图式中的一个中心。石头意象不仅承担了全书叙事视角和叙事焦点的双重功能,对《红楼梦》叙事结构的生成起着类似核心的作用。作者由此一(一块石头——中心意象)、二(即一僧一道两个方外人——救赎主题)、三(即贾府、大观园、太虚幻境——三层立体构架),精心营造了全书整体的艺术结构。而且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审美内涵,如天界的弃石和人间的宝玉合二为一,代表一双慧眼和一颗悲悯的心,但同时石与玉有着不同意味指向。还体现了作者的心性人格、创作心态,以及更深远的,对于每个人的人生感悟。

        在与读者的交流中,孙敏强教授说自己一直把自己当成是一位读书人,而不是一名学者或专家。读者提问当中,一位读者朋友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块“宝玉”,而不是无用的“蠢物”,问孙老师如何看待“真废物”“蠢物”中的“宝玉”。孙敏强老师回答道:“苏轼在《苏东坡传》中自云:‘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人不好人。’写出了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用世俗以地位卑贱来看待人的眼光看世界,天生一人必有一人之用的观点。举个例子,我看我带的学生各自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用’。《红楼梦》中甄士隐被老丈人说成是‘真废物’,他是吗?其实他并不是,反而是他最终了悟了。”另外对于一些读者的提问,孙老师坦诚相见,如实回答自己的了解情况与感悟,通过本次讲座,大家对《红楼梦》以及《红楼梦》中的石头意象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