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早晨,在单位广场的电子屏下,出见《一个人的朝圣》,看到书名的当下便深深的吸引了我,一个人的朝圣,在我看来是一个人对信仰的追求,从而对心灵的荡涤。于是一口气翻阅了全书,可当我真正读完后,似乎每一篇的内容,每一天的行程都牵动着自己的心。12月17日上午,叶军伟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这本《一个人的朝圣》。
我们现在说的朝圣,通常,它是一个人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它重要地点的旅程。如果大家去过西藏旅游,在路上,在布达拉宫,在大昭寺,都会看到一些朝圣者,有些是一个人,也有二三个人。这是一次磕长头的过程,很多藏民从自己的家乡一路跋山涉水就这样磕到拉萨,要十几万、甚至于几十万个长头。纪录片《茶马古道》中第二集就讲到了信仰铸就的朝圣之路。5个人,186个日夜,2100公里,从四川德格县一直到西藏的拉萨,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川藏公路上,经历疾病困苦,一路磕头长头前进。你会认为这有必要吗?到底这样值得吗? 答案当然是值得,这是他们的信仰,对于他们来说,拉萨大昭寺就是他们的圣地,到它面前,拜倒在神的脚下,这是他们毕生的心愿,莫大的荣耀。
知道了朝圣,再回到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60岁的老头哈罗德,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只是一个普通员工,住在英国的乡间,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没有了解他,没人在乎他,连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这样活着的意义。
当他以为人生就这样结束到老去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20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这是一份告别信,告诉他,她患了癌症。震惊、悲痛之下,他决定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地图)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时也许你会疑惑,这与朝圣有关系吗?其实,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627英里旅程并行的,不仅仅地理上的穿越,更是心灵上的穿越。如果说旅程改变了什么,恰恰是哈罗德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既是关于旅行,但更重要的是在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的同时,完成了一次个人心路历程的朝圣。故事也以一种残忍却不无温情的方式提示我们,不是理性的判断,不是伟大的信念,而是接纳自己,学会放弃,学习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这个基础上,去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专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寻找到自己的满足,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