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日趋精彩的文化生活中,戏剧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占据着重要地位。接连而起的剧场,品种繁多的剧目,都印证了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工作之余走进剧场欣赏戏剧也是一件雅事。然而,戏剧的意义并非只在艺术欣赏这样的层面,戏剧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处在戏剧状态而不知道。因此观众在舞台上看到剧情的时候会有亲切感,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戏剧性元素,戏剧艺术就无从生根。我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戏剧性元素不敏感,那么在看戏的时候可能就会无动于衷。
2月27号下午,在浙江图书馆二楼集体视听室,来自浙江传媒学院表演系的崔佳华教授,给近100名诗歌、戏剧及朗诵爱好者带来了一堂感受戏剧元素的课程。正因为戏剧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是直观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它诉诸于观众的直接视听,在演员的创造和排练过程中也都是根据生活逻辑与自己对角色的想象来进行的。崔老师让现场的读者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来表现五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正如这些积极参与体验的读者所表现的一样,诸如坐公交车的嗅觉反映、在路上行走时陌生人异样眼神的反射表现视觉以及在家中被邻居的噪音所骚扰所表现的听觉反映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把戏剧元素巧妙的融入生活常态中,来充分表现自己。
尽管戏剧元素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戏剧中完整地表现角色性格,就需戏剧爱好者既要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要组织与选择最恰当准确的舞台动作和台词,从而表现出人物性格。模仿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判断力、适应能力、注意力、表现力等等都是缺一不可。崔老师表示,各种能力的表现也是要通过各种松弛和控制的训练来实现的,戏剧元素的体验也是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蜕变的一种有效方式,相关的元素将在今后的课程中进一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