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讲坛】道教起源与浙江道教
发布时间: 2016-01-22        来源: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898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纵观道教发展历程,浙江是中国道教繁盛之地,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知之者不多。

        1月17日上午,文澜讲坛与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推出“道教文化”系列讲座。首讲邀请了浙江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韩松涛, 与听众们分享他对道教起源及浙江道教的研究与理解。

        窗外冬雨绵绵,寒风瑟瑟,浙图二楼集体视听室内却座无虚席,温暖如春。不少听众对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纷至沓来,还有两位听众特地一大早从绍兴驱车赶来听讲。

        韩老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道家、道教与民间信仰,尤其对浙江道教史如数家珍。一开场,韩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的相关专题及近年来的成果。同时,他非常感谢文澜讲坛能搭建平台,让中心能有机会将研究成果与大众分享,普及道教相关知识,让更多人了解道教,尤其是浙江道教。 

        接着,韩老师从道教现存两大宗派的起源谈起,介绍了正一道和全真道的相关历史。正一道,又称五斗米道、天师道。由张道陵于汉顺帝汉安元年于四川鹤鸣山创立,在三国时期成为道教正宗,传至民国为六十三代。第六十四代传人,大陆、台湾各有一人;全真道,又称全真教。创立者为王重阳,正隆四年(1159),他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出关后,在山东传教,并招收马钰、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他们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虽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因他们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做过贡献,被尊为北宋真人,并得到元世祖的诏封。

        在介绍完道教宗派与世家后,韩老师着重详析了浙江道教。浙江道教历史悠久,仙道文化一直是浙江主流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韩老师的讲解下,听众们似穿越千年,至浙江与道教开始有渊源的春秋时期。越国人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史传范蠡之师为文子。由老子经文子而到范蠡,是道家思想发展的一个流派。春秋经战国而至汉代,道家思想在浙江地区潜流涌动,承传不绝。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王充依黄老道家思想立论著《论衡》,成就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大名著,是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之一。浙江道教鼎盛于五代至宋朝,明清后趋向衰落。但浙江在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目前仍保存有众多的道教历史遗迹。这充分说明,浙江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道教大省。在历史上,浙江道教注重道、学、术的紧密结合,观念开放,态度务实、灵活,注重创新,长于著述,注重文献的保存,对中国道教和传统文化有重大的贡献。

        韩老师的娓娓道来,让听众们沉浸在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讲座结束时,现场近150名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听众围着韩老师继续咨询。现场不少年轻听众表示,他们是第一次听到有关于道教文化的讲座,韩老师在讲座中与大家探讨的问题很有意思。不少听众询问下一讲的时间,并表示会持续关注这个主题……

        根据本场讲座收回的调查表显示:对本场讲座非常满意度为57.1%,基本满意度为42.9%,不满意度为0。

韩松涛老师在讲座中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结束后,听众们继续与韩老师交流、探讨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