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读书】儒家人生哲学的三个层面——对《论语》的还原法研究
发布时间: 2016-01-05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241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千年以来,后世学者对其所作出的研究可谓为数众多,各有千秋。这些研究方法很多通过剖析《论语》的语言和思想,将这部著作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相连,让人们在阅读《论语》的同时又能体味到许多蕴含其中的人生真谛。

        在卷帙浩繁的《论语》研究方法中,来自浙江工商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张亦辉老师所推崇的“《论语》还原法”可谓独树一帜。

        12月27日下午,张亦辉老师来到浙江图书馆“文澜读书”,和100余位听众一同交流“儒家人生哲学的三个层面——对《论语》的还原法研究”。

        活动一开始,张老师就说:“对《论语》的研读不能只停留在话语与字面,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这个方法,就是为了让大家在阅读的同时,探索到《论语》之微言背后的大义、浅语背后的深意。”

        为了更好地说明“还原法”所具有的哲学意义,张老师先为读者就“《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和“《论语》为什么是这样的书?”做了一些基本的介绍。他表示:正因为《论语》是先秦诸子中一部与众不同的经典,具有微言大义静水流深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解读它的时候更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从对个人、对亲人朋友、对社会这三个层面来理解它深层次的意义。

        接下来,张老师举例说明了什么叫“还原法”以及如何用“还原法”去解读《论语》中的疑难章句。譬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大多数的解读都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三件事: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然而,张老师认为,如果用他的“还原法”来解读这句话,就应该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对自己,应该尽心尽力的做事;对朋友,要诚信地交往;对社会,该认真复习老师教授的知识。如此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到《论语》中所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阶段性发展的人生观。

        活动的最后,张老师还和在场读者互动,为他们更好地理解“还原法”提供了一些帮助。读者们表示:今天的交流让他们对《论语》的理解耳目一新,张老师的研究法也对他们的阅读学习有一定的启发。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