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会友,以写抒志,以文交心。秉此宗旨,7月11日,浙江图书馆“文谰读书”系列活动之一读者书评会第三次座谈会在浙图分馆嘉业堂藏书楼成功举行。
本次座谈以“如何办好书评会”为主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很多会员都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会员陈后宋、方融是两位已经退休的老年朋友,看书、写文章是他们退休后的一大乐趣,退休后由于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借书、看书,因此补了不少以前落下的课,尤其是近现代名人方面的书,老人自己特别有兴趣看,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老人觉得,有书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有谓“活到老,学到老”,图书馆是一所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谈到书评会的发展,陈后宋老人认为,我们应该扩大队伍,壮大力量。目前社会上老年大学爆满,这说明了老年人想读书、想学习,鉴于此,我们的书评会是否可以在老人中扩大一些宣传,让他们加入进来呢?
会员曹骏则是图书馆的一位老朋友了,从15岁开始踏入图书馆读书学习,至今已与图书馆结缘19个年头,可谓感情深厚。,发展书评会,曹骏认为,我们应该开门办会,而不是封闭型的。有很多读者其实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写文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象我们书评会要求的那样定期完成任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采取灵活一点的形式呢,比如吸收一些非正式会员,让他们参加我们的活动,让他们来投稿,共同建设我们的述评会。另外,他认为在书评会刊物上,我们可以增加一个“一句话书评”栏目,因为看完一本书,有时感想很多,有时感想可能也就几句话,这样的栏目可以引导、激发读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一句话也好,几句话也好,一篇文章也好,我们的书评会都应该让它有所体现,因为我们的团体是开放的、灵活的!
会长孙毅最后作了总结性的发言。他说,每一个会员,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思考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书评会,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书评会,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我们的书评会。作为一名其中的会员,不应该只是被动的去完成任务而已,而是要去思考,去参与,你的特长是什么,你的舞台又是什么,每一个人都要有高定位,严要求,共同创造一个多赢的局面,被动配合与主动参与,最后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另外,在写作上提倡文章短小、精悍,多从文章深度、广度以及角度三个方面下功夫。
随着时代的变迁,资讯的产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知识的积累,随着时间以几何级数的倍数不断的积累,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如此瞬息万变的信息,必须不断地去面对,去接受,同时,除了面对与接受之外,还需要学习如何转化与创造。接受新知的方式,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是十分多元的,但是最久远的方式,还是一本本一册册的书,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正像会员骆茜所说的,读书帮我们提升个人的气质与内涵,书是我们成长必不可少的。每个人虽不能学富五车,但也总不能腹笥甚窘。书评会希望吸引爱好读书的人士,共同参加,以便多读好书,营造祥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