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冲击波病毒防治通告
发布时间: 2003-08-14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97        
短短几小时,防病毒机构已在互联网检测到的该病毒在流行病毒排行榜上高举榜首。因此,我馆技术部向所有用户提供了专门针对其危害的防治措施,以便对已被感染的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清除,并修补由此造成的系统破坏。
病毒解决方案如下:

影响系统:

包括Windows NT, 2000, XP及 Server 2003在内的操作系统。

传播途径:

“冲击波”Blaster可利用最近在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中发现的RPC DCOM漏洞,通过135端口利用Internet直接进入用户的计算机。一旦入侵得逞,它将导致受感染计算机的缓冲溢出。Blaster并非通过常规途径传播,而是利用容易被攻击的Internet入侵系统。

感染症状:

受感染的迹象之一是该端口出现异常行为,并会在安装了防火墙的系统报告中显示出来。 

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重启机器。

不能正常浏览网页。

“冲击波”病毒一旦驻留机器会任意扫描IP地址,它的目标是发现更多的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攻击。另外,它还会在系统内创建一个名为msblast.exe 的文件,这一文件包含了蠕虫病毒的恶意代码,这等于获取了一把钥匙,保证操作系统启动时病毒程序也同时启动。

总之,恶意代码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感染计算机,并利用即将在8月15日发作的该蠕虫病毒中包含的恶意代码,使其在访问www.windowsupdate.com站点时执行拒绝服务命令。

解决方法:

1、首先请运行专杀工具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如果已经被感染,请先进入安全模式,然后运行此工具)。

专杀工具 [工具下载]

2、然后请各自到如下的地址下载并运行补丁。

WINNT  [补丁下载]

WIN2000   [补丁下载] [本地下载]

WINXP     [补丁下载]

WIN2003   [补丁下载]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