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历史最悠久的文化设施之———浙江图书馆,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昨天迎来了它的百岁华诞。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投资两个亿,总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的曙光路新馆也正式投入使用。省市领导张德江、柴松岳、李泽民、刘枫、李金明、李从军、徐志纯、鲁松庭、丁德云、吴键,全国人大常委毛昭晰、全国政协委员孙家贤,以及来自文化部、国际图联等嘉宾出席庆典。
浙江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1900年的杭州藏书楼,1909年扩建后正式以图书馆命名,成为当时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经过百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的浙江图书馆已经是省内最大的文化设施,馆舍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藏书逾400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83.5万册,英、俄、日、德、法等语种图书3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累计超过两万种。馆藏珍品首推文澜阁《四库全书》。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浙图在网络化、数字化发展中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已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主页,读者通过访问网址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进行全文阅读或资料检索。浙图曙光路新馆在1998年12月试开馆以来,已发放各类借书证、阅览证12万张,接待读者260万人次。
在庆典上,省委副书记李金明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辞。他说,浙江图书馆是我国创立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百年来,浙江图书馆历经风雨沧桑,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几代图书馆工作人员艰苦努力下,浙图发挥了文明窗口、知识宝库、信息枢纽、智力源泉和终身学校的作用,为保存文献、传承文明、启迪民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教兴省,推动浙江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希望浙江图书馆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化阵地意识,进一步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基地,成为广大读者汲取知识、获取信息。增长才智。陶冶情操的文化殿堂,成为“浙江文明窗口,群众自修大学”,成为西子湖畔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另外,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浙图的发展历程,浙江图书馆百年馆史展昨起对外开放,展览将举办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