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行路听风 追光逐影——浙江图书馆“非视觉摄影”活动博物馆探索季第5期如期举办,浙江图书馆组织视障读者和来自蚂蚁集团的志愿者,一行约30人相聚在春意盎然的西溪湿地,共同走进中国湿地博物馆,体验中国湿地的独特魅力与生态价值。
走进中国湿地博物馆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生命之舟”艺术装置,志愿讲解员介绍,船身是由《湿地公约》的英文名编织而成,将湿地化身为承载万千生灵繁衍生息的一叶扁舟,寓意着湿地与万物休戚与共。阳光洒在船上,光影斑驳、美轮美奂,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大家纷纷合影留念。
大家首先来到第一展厅“走进湿地”,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大家了解了什么是湿地、有哪些类别、为什么要保护湿地等基本内容,还与讲解员就“室内泳池是不是湿地”“稻田是不是人工湿地”等问题进行互动探讨。在介绍湿地的动物资源部分,讲解员拿出了一只小巧而精美的鱼皮钱包,介绍这是由中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鱼皮部落”赫哲族渔民制作而成。在志愿者的协助下,视障读者们纷纷抚摸钱包上的鱼皮纹路,轻嗅东北湿地的生命气息。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第三展厅“湿地万象”。映入眼帘的是栩栩如生的湿地动物标本,包括湿地兽类水獭、海豹,鸟类丹顶鹤、小天鹅等,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可爱的湿地生灵。在“水漾碧影”章节,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湿地植物,视障读者们还通过互动装置,感受了莲花、香茅、艾草、茭白等植物散发的不同气味。
最后,大家来到了此次参观行程的最后一个展厅“只此西溪”。讲解员介绍,西溪湿地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也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此外,讲解员还根据博物馆的展陈,一一向大家介绍了西溪湿地划龙舟文化活动、养鱼养蚕的农耕生活等民俗风情。
活动结束后,视障读者们对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助盲志愿者的贴心照顾表示感谢。志愿者们有序将视障读者送回各公交站点,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视障读者摄影作品欣赏:
(经博物馆工作人员允许后拍摄)
章志红/摄
王水芬/摄
徐静/摄
戚琴香/摄
崔国芳/摄
王佳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