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3日下午,文澜讲坛“世界文学与文明对话”系列讲座第六讲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楼报告厅举行。讲座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娉教授,现场为读者解读加勒比裔英国作家卡里尔·菲利普斯的代表作《坎布里奇》,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历史与人性本质的思辨之旅。
讲座以新历史主义视角切入,带领听众穿梭于文本的虚构迷雾与历史的幽暗褶皱之间。讲座中,苏教授以小说中英国白人女性艾米丽和奴隶解放主义者黑奴坎布里奇两位主人公为主线,探讨了作者在小说中如何使用戏仿、并置等技巧,揭露历史记录中隐含的权力话语,从而打破历史与文学的界限,颠覆大历史,重写小历史。
在分析文本的历史批判性之余,苏教授进一步挖掘小说的伦理维度。她以主人公坎布里奇跨越种族与阶层的身份困境为线索,指出菲利普斯并未止步于解构历史,而是通过文学想象,在历史的废墟上重建人性共情。
在问答环节,现场读者与苏教授围绕“文学重构历史是否会导致相对主义危机”“如何挑选和解读文学作品”等话题展开热议。“《坎布里奇》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历史中被遗忘的切面。当我们在虚构中触摸那些‘未被书写的真实’,文学便成了最诚实的史学家。”苏教授对于历史叙事的评价,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此次讲座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菲利普斯作品和加勒比文化的新坐标,更以文学为镜,映照出历史叙事中永恒的复杂性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