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 | “晒书”迎新年
发布时间: 2025-01-06 来源:阅读推广与宣传中心
点击量:44
12月28日下午,浙江图书馆曙光路馆文澜演讲厅里涌进了近百位书友,他们在这里以“晒书”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是文澜读书岛阅读沙龙的年终例行活动:每年的最后一个周六下午,举办一个年终无主题阅读分享会,由书友自发报名分享在这一年中读过的最有意思的好书。
读书的无数种方式
建筑幕墙设计师章一峰推荐的是美国编剧、导演J·J·亚伯拉罕与作家道格·道斯特合作的小说《忒修斯之船》(英文书名《S.》)。这本书曾被亚马逊书店读者选为“最想拥有的小说”第一名。书中还附有23种不同的附件,如报纸、明信片、罗盘等,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真实感和神秘感。读者需要通过阅读原文、解析批注和探究附件,才能逐渐揭开故事的真相。这种独特的阅读方式不仅考验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高级工程师张明涛分享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给大家展示了他手绘的一张地图,图上标明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所走过的路程。中国革命历程上的星星之火,和人类面对宇宙灾难时怀揣的生存希望,同样是相似的,相通的。《忒修斯之船》挑战传统的阅读方式,《流浪地球》充满联想的阅读方式,引起了现场书友强烈的兴趣。
小学科学老师顾云涛带来的是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的专题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这份报告递交于1945年。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80年,但依旧被一版再版,一提再提,广受赞誉,同时也争议不断。自由学者施震亚分享的是胡适关于读书的文集《进一寸就有欢喜》,胡适在书里把近三百年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进行了对比。他认为科学的起点是求知,求知的动机是真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他认为,读书首先要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是中国千年做官的秘诀,同时也是治学、做人、办事的秘诀。
年终分享会“晒书”书目中有两部关于女人的小说,一部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另一部是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者》。虽然都写女人,但两部小说却截然不同。相隔百年,从茨威格到韩江,小说中的女人千变万化。从这些女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
还有两部书分别是《他影响了中国:陈云传记》和《东京八平米》。前者是作家叶永烈为陈云撰写的传记,写的是大人物的人生;后者是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散文集,写的是小人物的人生。政治舞台上耀眼的大人物和街头巷尾“看不见的”小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样的对比阅读,别具深意。
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书友们意犹未尽。经过投票评议,陈静源分享的《素食者》、施震亚分享的《进一寸就有欢喜》和顾云涛分享的《科学:无尽的前沿》获评当场最佳,被邀请在2025年一季度做专场分享。
从2017年创办以来,文澜读书岛一直坚持“阅读,分享,发现”的方式和“平民视角,草根阅读”的特色,组织了171场阅读分享会。年终分享则是“平民视角,草根阅读”特色的最好体现: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普通书友自发报名,本色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然后推选出最佳分享者,再组织全体书友共同阅读和讨论一本好书。刚结束的2024年终阅读分享会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书友们已经在期待,下一次共同阅读和深入讨论这几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