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书架上的博物馆”系列新书分享会在浙江图书馆曙光路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的周新华教授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230余位小听众们带来了“揭秘考古,解读文物”的趣味分享。
周新华教授以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现场的小听众们揭开了考古学的神秘面纱。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考古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考古经历,分享了一些引人入胜的考古发现故事,让小听众们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遗址之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
为了让小听众们更加了解文物,周新华教授还介绍了一些珍贵的文物。他逐一介绍了这些文物的特点、价值以及背后的故事,让小听众们大开眼界,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讲座过程中,周新华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吸引了小听众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考古学的魅力和文物解读的乐趣。
随后又进行了“书架上的博物馆”系列新书的分享。博物馆里的文物浩如烟海,涵盖的历史文化又博大精深,如何在自己观展或带孩子参观时能够读懂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多重信息?“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邀请文博界、收藏界专家撰稿,以通俗平易的语言,讲述博物馆馆藏文物故事和某一专题方面的相关知识。第一辑分别从博物馆展览时常遇到的生僻字、三星堆的发现及诸多未解之谜、如何细读《清明上河图》、古代铜镜上有哪些神奇的动物、文字在古钱币上的演变5个角度,配以大量图片,讲述博物馆里潜藏的历史文化知识,是一套突破时空限制的“纸上博物馆”。
活动尾声,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互动环节中,周新华教授耐心给予争相提问的小读者们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