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植物
发布时间: 2024-03-14        来源:阅读推广部              点击量:6        

  丝绸之路的植物史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包含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大量历史信息,从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大量新奇的植物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涌入中土,中国本土的植物也传向世界。3月10日,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沈苇作客文澜讲坛以“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植物”分享了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植物。

 

 

  讲座伊始,沈苇教授分享了对丝绸之路的六种概述,分别是:地理神话与双向想象、古老的商贸通道、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之路、战争与和平之路、提前的全球化之路和一门无限知识。随后沈苇教授引出丝绸之路的第七个特征,即它也是一条植物的传播之路。丝路植物的传播分为西来与东来。总体上来说,西来的植物,要多于东来的植物。历史上通过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引入中国的农作物有五十多种。新疆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一块跳板,西方文明通过这块跳板跳入东方,东方文明通过新疆这个跳板又跳入了西方,新疆在植物传播方面扮演了中转站的角色。

  在沈苇看来,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植物都是植物移民,它们离开故土,去向远方,在他乡建设故乡,慢慢本土化了。其中,“植物猎人”的角色很重要,他们把植物从土著变成了移民。张骞是中国第一个“植物猎人”。“凿空”西域的张骞带回了葡萄和苜蓿的种子。鸟也是“植物猎人”,因为好多植物的传播是鸟吃了果子飞到别的地方,排泄粪便,长出来的植物。风、水其实也是“植物猎人”,比如新疆旷野上有一种草叫风滚草,靠风吹,在很干旱的沙漠戈壁上滚动,到某个地方停下来长出来。

  沈苇着重讲了丝绸之路的三大名果:葡萄、石榴、无花果。这也是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输出的三种最著名的水果,他们的起源地分别在南高加索地区,就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波斯和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半岛。

  讲座最后,沈苇教授和读者互动探讨了植物谱系、现代文明、文化资源等方面的话题。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