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六,一艘画舫满载着浙江图书馆的读者,静静起航,驶向三潭印月金色晚霞的方向。这里是文澜读书岛《三潭印月》阅读分享会的现场,在月圆之夜的西子湖上,分享王旭烽的小说《三潭印月》。
这次分享会除了著名作家王旭烽,浙江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谢贝妮,浙江大学岀版社编辑委员会主任、原总编辑袁亚春,中文奇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戴和忠,《钱江晚报》记者孙雯,军旅诗人郭水华等嘉宾共同参与。在一年中最大最圆的月光下,共同聆听《三潭印月》的故事。
《三潭印月》的作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王旭烽说,无论是《茶人三部曲》,还是《西湖十景》,她写作的宗旨都是表达美的终极意义。《三潭印月》的灵感就来自西湖边的圆月。《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中她最早想写,但却最后写完的。写《西湖十景》开始很顺利,几乎一年一部,后来两年一部。最后一部《三潭印月》的写作过程非常曲折,每每写好一个开头,感觉很别扭于是重写。如此往复转眼就几年过去,直到一个冬天的晚上,她独自行走在玉泉小路上,看到两旁枯萎的树杈指向天空,像一个手掌,托着一轮圆月。月亮像极了“一滴浑圆的、金黄色的、温暖的眼泪”。这时候,她知道,《三潭印月》这部小说成了。
浙江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袁亚春兴奋地说,作为一个出版人,看到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能有这样一群人,依然对文学对阅读保持热枕,感受到书香满船,他无比开心。正在洽谈王旭峰作品影视改编的中文奇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戴和忠深有感触。泛舟湖上,沉浸在历史、文化、书香中,这样解读王旭烽老师作品的方式,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他们将全力以赴拍摄出最原汁原味的《茶人三部曲》和《望江南》,向世界展示杭州的文化、杭州的历史、杭州的味道以及杭州那一杯香飘万里的龙井茶。军旅诗人郭水华更是即兴赋诗一首题赠文澜读书岛:“借取西湖岛一方,白头重做读书郎。座中多是回头客,轻诵高吟兴味长。”
画舫即将返回湖滨码头,王旭烽老师意犹未尽地说,今天的画舫之旅,开启了一种新的阅读模式。过去是通过听与看来与作者交流,今天不仅有声有光,还可以用手去触摸湖水,用身体去感受湖上清风,真正沉浸到故事中去,这是一种立体的读书方式。无论过去多少年,当下众人齐聚一堂在西湖上探讨文学作品的场景,必然会被载入个人的史册,无法忘怀。在中国文学史上,或许也是一件微不足道但足以令参与之人津津乐道的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