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文澜读书岛举办《第二十二条军规》阅读分享会,《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品,出版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Catch-22已经成为英语中的一个惯用语,指的是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很疯狂和荒唐的逻辑。浙江图书馆馆员乔静仙担任分享嘉宾首先做了分享。
她称这部《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长大才能读懂的书”。虽然很多人认为它文字堆砌、繁琐、啰嗦、絮叨、重复,阅读体验感很差,但当你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时,这本书会带给读者一种“渐入佳境”的阅读体验。她从解释书中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入手,分析了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和荒诞且印象深刻的情节,指出用黑色幽默的怀疑调侃方式来全盘否定战争,展示战争的的荒唐性,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开了后现代文学的先河,影响了后来的很多文学家。从该书的文学意义和反战意义进行了探讨分享。
之后,劳月老师从文学专业角度解释了现代派文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财富大量涌现,人民生活迅速富裕。但是,发展的背后也孕育着巨大的危机。20世纪的前50年,欧美各国迅速发展出一批以离经叛道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派文学。他们主要是:存在主义、荒诞派、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后期象征主义、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等。这些现代派文学作品,呈现出与19世纪以前的欧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给予文学艺术界以极大的冲击。
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劳月老师也有了新的感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19世纪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些伟大作家,20世纪也有萨特、卡夫卡、乔伊斯这样同样堪称伟大的作家。他们各自代表自己的时代。虽然,产生他们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们在那个时代写出的文学作品已然不朽,会让我们一代一代人铭记不忘。80年代,我们阅读约瑟夫·海勒的作品时,是把它当做当代文学欣赏的。那是我们同一个时代的文学。如今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则已经把它当做经典文学来阅读,就像阅读《高老头》《贝姨》《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一样。这就是区别,而经典是永不过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