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的文字和浪漫——《我的诗篇》阅读分享会
发布时间: 2021-06-17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54        

  5月15日下午,在杭州职工文化中心“植书+”职工书屋,举办了文澜读书岛《我的诗篇》阅读分享会。在分享讨论之前,读者一起观看了纪录片《我的诗篇》。这部纪录片是在编辑《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的过程中,同步拍摄的记录6位工人诗人漂泊于故乡与城市之间,忙碌于幽深的矿井与轰鸣的流水线,饱经人间冷暖的故事。影片曾荣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奖。

  观看纪录片后,读者对工人的现状,诗歌的现状,以及诗歌与人生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工人诗歌在当代中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北岛、舒婷、顾城、芒克写诗之初就是工人。工人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涌现出不少优秀诗人。从纪录片《我的诗篇》中看得出工人诗歌无论从语言艺术、诗意形象,还是多样风格、真挚情感,以及经验厚度、直指人心的力量,都值得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一笔。

  分享会当天还邀请了工人诗人刘景洋为书友讲述他从事诗歌创作的体会。刘景洋曾经是一名工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省、市、县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期间多次获得奖项。著有诗集《短歌集》,致力于诗歌与命运、人生的探索。现为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建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景洋说,他和《我的诗篇》里的工人诗人们一样,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参加工作以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三班倒的繁重工作之外,依旧坚持诗歌写作。用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去买《泰戈尔诗集》。这些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一个精神寄托和追求。后来,公司发现他的写作特长,把他抽去搞宣传、当秘书,从事公司的管理。刘景洋认为正是诗歌创作,改变了他的命运,造就了他的成功。

  

 

  活动结束后,读者意犹未尽地发布感想,在读后感中写到“爱或者不爱,诗总在那里。记得马克思写给燕妮的那首诗,我没感觉到马克思的天赋和努力,只感觉他的掏心掏肺。记得叶芝写的那首诗,没感动有颜值控的他喜欢的那个女人,但却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诚如邬霞所说,‘诗歌最能抵达人的灵魂’。诗歌应是灵魂的浅吟低唱,是灵魂最直接的表白。今天影片中的几句看似简单的句子,却能让人泪盈满眶!”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