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绿色史书”——《树梢上的中国》
发布时间: 2020-08-20        来源:阅读推广部              点击量:228        

      8月15日下午,浙江图书馆文澜读书岛活动邀请到来自宁波的植物爱好者小山老师,分享《树梢上的中国》。
      他以“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为题,分享了他阅读《树梢上的中国》的体会。首先介绍了作者梁衡的多重身份。梁衡一位记者和官员,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同时,他是一个新闻理论家和实践者,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导,对新闻不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出版过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署长笔记:新闻原理的思考》、《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不仅如此,梁衡还是散文大家,他的代表作《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跨越百年的美丽》《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梁衡还有第四重身份——科普作家,他的《数理化通俗演义》被誉为“拯救了无数害怕数理化的孩子”;最后,梁衡还是“入选大中小学课本作品最多的一个作家”,有70多篇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正是因为梁衡的多重身份,他才能写出《树梢上的中国》这样从古树认识中国的“跨界”作品,才能提出“人文森林”这样的创新概念。
      碰巧的是,活动的分享嘉宾小山老师,也是这样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人。他目前的职业身份是人力社保官员,此前曾经是检察官和司法行政官员;业余爱好是自然和植物,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小山草木记”,创建了专业植物社群“拈花惹草部落”,写了一本《甬城草木记》,参加编写了《认识中国植物》(华东册、海岛册)。他的内心还是一个狂热的文科男,熟读各类文史著作。在法律、人力社保、人文、自然领域,他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小山列举了作者梁衡在书中讲述的6棵古树的故事,讲述了“华表之木老银杏”“死去活来七里槐”的故事,讲述了“左公柳”“沈公榕”的故事,讲述了“怀抱炸弹的老樟树”和“带伤的重阳木”的故事,从远古到当代,从西北到东南,把中华民族历史上已经被人淡忘的感人故事和那些千年古树联系在一起,催人遐思。分析了 “人文古树”概念。书的扉页印有梁衡的一首小诗:“在伐木者看来,一棵古树是一堆木材的存储。在科学家看来,一棵古树是一个气象数据库。在旅游者看来,一棵古树是一幅风景的画图。而在我看来,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这首小诗非常明确地写出了他对“人文古树”的理解。“人文古树”应该有纵横两个方面的标准,纵向而言,是有历史印记,是活着的历史坐标,经历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横向而言,必须是一个地方的地标性大树。
      梁衡在《树梢上的中国》中指出,“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第三部史书。”分享会最后,小山老师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自己身边的古树,研究养育自己的乡土,真正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