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心情故事荟之爱的铸造
发布时间: 2019-11-17        来源:阅读推广部              点击量:157        
       初冬阳光正好,省图书香正浓。11月17日下午2点,浙江省图书馆文澜厅的听众早已落座,熟悉的面孔不少,新的面孔也很多,他们脸上流露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满心关注。
       今天参与此次讲座的不仅有高教授的粉丝,有参与过前两期讲座的老听众,还有偶然进来却被内容深深吸引的新听众。
 
 
       这次的讲座仍然是分四部分来展开的: 1)爱的焦点——自我意识的增强; 2)爱的沟通——社交技能的发展; 3)爱的拓展——亲子关系的变化; 4)爱的表达——情绪的自我调节。
       在爱的焦点这一部分,高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多才多艺的多多、我为什么没有特长和极地探险家安·班克罗夫特3个小故事,深刻剖析了每小故事背后所说明的问题,引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意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的发展。高教授指出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儿童自我意识的焦点主要体现在强烈关注自身的外貌和风度、重视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强烈关注自己的个性和成长和有很强的自尊心几个方面。
 
 
       在讨论分享阶段,就“如何看待小孩的梦想?”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孩子的梦想是自己的梦想还是家长的梦想,现场有位家长和他小孩分享了关于此问题的看法,该家长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关注过小孩的梦想,也表示不会干预小孩的梦想,而该小孩表示自己的梦想是当歌唱家,并现场演唱了一首歌,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接下来,高教授继续和我们分享了关于爱的沟通、爱的拓展和爱的表达的几个小故事。在爱的沟通部分,高教授指出儿童五种社交地位: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被忽视儿童、有争议儿童和一般型儿童,其中,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儿童都属于一般型,受欢迎型儿童受欢迎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儿童的社交技能。在爱的拓展部分,鲍姆林德将父母的教养划分成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麦克白也将亲子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0-6随父母控制阶段、6-12父母孩子共同控制阶段和12岁以上孩子控制阶段,高教授在此部分着重分析了父母离婚对儿童的影响,最后得出父母应该以尊重为基础,采用聆听、鼓励、信任、平等、参与、统一的态度来教育孩子的观点。最后,在爱的表达部分,高教授明确指出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宣泄会明显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作为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表达、宣泄自己的情绪。
 
 
       讲座的最后高教授总结道: 用心铸造爱的同年,才能使孩子更好地历经成长中的不断锤炼打磨,茁壮成长。
                    
                                          图/文   冯帆、吕天剑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