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书法之美——任平《书法的故事》新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 2019-01-26        来源:阅读推广部              点击量:179        
       1月26日的杭州终于迎来了冬日暖阳。站在宝石山腰的纯真年代书吧,西湖对面的群山和城市清晰无比,如在眼前。“文澜读书岛”第25期,联合浙江文艺出版社、纯真年代书吧、钱塘文化艺术中心,在纯真年代书吧宝石山店举行。
 
 
       本期活动请到了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平来分享他的新作《书法的故事》。一同参与分享会的还有纯真年代书吧主理人朱锦绣,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柳明晔,钱塘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珞珈。
       话题从这本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新书开始。柳明晔首先谈到了出版这本书的经过。多年前,浙江文艺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美术的故事》。很巧,书的作者任道斌是任平教授读大学之前在工厂做苦力时的师兄。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于是他们找到任平,希望他写一本《书法的故事》。柳明晔说,任平教授不仅是一个杰出的书法研究学者,更是一个书法艺术的践行者,理论和实践的造诣都非常深厚。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书法的故事》就非同寻常,能让人从书法之道来体悟书法之美。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提议和任平的考虑不谋而合。他认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与汉字和汉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他指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所以几千年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汉字。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最重要的工具。书法始终与汉字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他借用了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话说,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普及和弘扬书法艺术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题中应有之意。
       任平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讲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再从苏轼、米芾的书法讲到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和秦桧的宋体字。他强调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书品与人品的统一,更多地注重人的修为在艺术中的体现。但这种观点是有缺陷的。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更多地追求形式的美。所以,会出现书品与人品不尽一致的情况。宋徽宗赵佶和奸相蔡京、秦桧就是很好的例证。他们在中国历史上臭名远扬,但不能由此否定他们所创立的瘦金体、宋体书法和书法成就。
 
 
       在回答读者提问时,任平谈到了书法和其他艺术的关系。他说:“中国文化非常广博深厚,而且与时俱进。守旧是没有前途的,创新才有生命力。书法不仅要师承古人,也要体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全面学习,全面传承,才能把字写好。首先你要把自己磨练成一个艺术的人,才能做艺术的事。”任平老师认为,学习书法不仅要艰苦努力,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历史、文化、美术,甚至于戏剧、音乐、文学等等。为了印证任平的观点,活动现场还安排了古琴、尺八,甚至萨克斯演奏,令到场的读者大开眼界,实实在在领悟了艺术触类旁通的可能和必要。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