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第一部歌曲集,《史记》上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看来《诗经》中的“风”、“雅”、“颂”当时都是配乐演唱的。遗憾的是,那时还没有乐谱,古人只记录了歌词,音乐则完全依靠口耳代代相传。目前存见最早的《诗经》乐谱是宋代出版的,为唐代的传谱,只有《关雎》等十二首。这份乐谱用中国古代的律吕字黄钟、大吕等记录旋律音高,一字一音,这很可能非常接近古代的唱法。到了明代,大音乐家朱载堉曾为《诗经》谱曲,他没有遵循一字一音的原则,清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朱载王育的作品失去了古代的风格,于是在1772—1778年间,按照古风,又为《诗经》编写了曲谱,并收入《四库全书》。
11月10日为我们带来分享的吴瑶香女士是浙江省著名音乐特级教师,杭州市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音乐学院高访学者,师从杜亚雄教授;浙江琴会理事,师从章怡雯。善弹《幽兰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普庵咒》等。《四库全书》中的这套乐谱,今人很难看到,即使见到,也不易识读。吴瑶香女士在民族音乐学家杜亚雄老师的指导下,将它译成现代乐谱——简谱,使读者能够识读并合琴唱诵。目前《四库全书诗经乐谱今译》在结集付印中,由西湖读书会资助的《圣湖雅乐》诗经唱颂专辑已经出品。这对传承古代优秀文化及帮助国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吴老师将诗经乐谱的特点与翻译中主要依据的乐制作以简介,圣湖雅乐团成员将作快诵式、慢吟式、对吟式与文人乐歌表演,教大家简单认读,并和琴唱颂《诗经·小雅·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