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举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揭牌暨拜师仪式
发布时间: 2015-05-11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394        

      2008年,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为了更好地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全面提高古籍修复整体水平,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全国有较好古籍修复基础的地方先后设立了12家“传习所”,每家“传习所”聘请一名资深古籍修复专家担任导师,开展古籍修复技艺的指导工作。
     2015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在浙江图书馆开设“传习所”,国家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专家胡玉清担任“浙江传习所”的导师。浙江图书馆有悠久的古籍修复传统,2009年入选第一批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近年来,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不断加强专业设施设备的建设,提高古籍修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开拓业务范围。今后,作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除了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还将更多地面向公众,宣传古籍保护知识,传授古籍修复技艺。
      2015年5月7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在浙江图书馆孤山分馆举行揭牌仪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和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尤炳秋共同为“传习所”揭牌。
揭牌仪式后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礼。
      早在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早期的拜师礼仪式在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到唐代,开始把拜师礼纳入到国家典制中,始有详细的仪程要求。《大唐开元礼》即记载了皇太子拜师的详细过程,并推而广之到州县学生拜师。古人拜师,弟子须向师父呈拜师帖与束修(肉、酒、制、币),所以拜师礼又称束修礼。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根据古礼改编,举行拜师仪式。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给导师胡玉清颁发聘书

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尤炳秋和张志清馆长共同为“传习所”揭牌

拜师礼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

 
关注我们
-->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