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将观音尊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观音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以示法力无边。敦煌的佛窟中出现密宗观音像, 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及五代、宋、元。敦煌千佛洞三号窟是元代壁画,北壁最为精美,正中是“千手千眼观音”,两旁画有“吉祥天”和“婆叟仙”,此窟属于元朝晚期。这幅画以千手千眼的观音像为主体, 两侧配置金刚、辩才天、婆薮仙和飞天。壁画以草黄、淡褐色为主色调,明快的石绿、朱砂、桔黄和银白点缀其中,沉着而不灰暗,远承唐代重彩富丽的色调,近接宋人清雅、高逸的画风,产生一种浑然、古艳、神秘、洒脱的美。
佛教将观音尊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观音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以示法力无边。敦煌的佛窟中出现密宗观音像, 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及五代、宋、元。敦煌千佛洞三号窟是元代壁画,北壁最为精美,正中是“千手千眼观音”,两旁画有“吉祥天”和“婆叟仙”,此窟属于元朝晚期。这幅画以千手千眼的观音像为主体, 两侧配置金刚、辩才天、婆薮仙和飞天。壁画以草黄、淡褐色为主色调,明快的石绿、朱砂、桔黄和银白点缀其中,沉着而不灰暗,远承唐代重彩富丽的色调,近接宋人清雅、高逸的画风,产生一种浑然、古艳、神秘、洒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