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朱光潜与中华美学的“趣”精神
发布时间: 2019-08-31        来源:阅读推广部              点击量:161        
       什么是美学?什么是习大大强调的美学精神、美育精神?2019年8月31日星期六下午,在浙江图书馆一楼文澜厅,中国美学研究专家。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金雅老师,受邀为大家讲解中华美学,带领大家领略美学的魅力。
 
       图 1讲座前积极填写美学问卷,领取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的读者们
 
       什么是美学?什么是中华美学?美学是从什么时候发展出现的?中华美学和西方美学有什么异同?梁启超和朱光潜的美学特性是什么?所有的这些,金雅老师都在讲座中为我们一一解惑。
       首先,金老师为我们统领性地讲了一下美学,直指精髓所在。金老师指出,美学的精髓是“知、情、意、行相统一”,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践行相结合。为此,学贯中西的金雅老师为我们一一讲解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经典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指出其中的特点和瑕疵,最后从中提取出了美学的精髓。
 
       图 2认真听讲的读者们
 
       西方美学相对来比较偏概念性的,他们总体分为两个视角来看美学:哲学视角和科学视角。所以,西方的美学是一种认识论的、逻辑的美学。而中华的传统美学,比如说老子《四十一章》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孔子《论语·八佾》中的尽善尽美,庄子《知北游》中的天地有大美而不同,是一种美善相济,反对形式审美的美学。这也更贴近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传下来的文化精粹。
 
       图 3美丽优雅的金雅老师
 
       整体概述完中西方美学后,金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两位20世纪中国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梁启超和朱光潜。他们共同传承发展了中华美学精神以趣为标识的重要一脉,初步构建了生活艺术化的化我之趣味和人生艺术化的超我之情趣,倡扬美的人生向度和实践意趣,有力推动了中华美学精神由古典的美善相济向现代的真善美贯通的创化,突出了中华美学审美艺术人生统一的大美追求和以美育人的践行品格。
       同是趣的美学,梁启超更偏于趣味,而朱光潜更偏于情趣。梁的“趣”是孔子屈原式的,偏于生活的艺术化,就像是梁启超的“知不可而为”主义和“为而不有”主义,去成败之忧,不太在意得失。而朱的“趣”是老庄陶潜式的,偏向于人生的艺术化,他提出的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素”,是在欣赏美。但是梁、朱不同的趣,最终还是汇集到了一起,都是从趣,引向了人,再最后映射了人生。 
       最后,金老师由梁、朱的“趣”美,与我们讲述了中华美学的人生论精神。梁、朱的“趣”美突出了美的人生意愿、实践意愿和人文意愿。而美,则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创造和欣赏,也是对主体自我的塑造。
 文:周悦康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