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空气对人体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 2018-11-27        来源: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313        

       立冬刚过,又到了一年中雾霾成灾的日子,一呼一吸间牵扯到的健康问题,成为了百姓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有幸邀请来了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主任王真教授,来谈谈雾霾的危害与预防。

      从历史上最早的大气污染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到给和平年代的伦敦带来最大创伤的伦敦雾霾时间,王真教授的讲座,从实实在在的雾霾危害案例中展开。我国,从00年后开始关注沙尘暴问题,到PM2.5指数的普及,民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雾霾究竟是什么?雾霾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这些潜在危害?……一个个疑问萦绕于无数人的心间。“雾”与“霾”本为两种独立的存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但二者却易于结合,常常以雾霾的形势出现。配合着两种雾与霾的对比图片,王真教授感慨:“如果说,雾景是人间仙境,那么,霾景就是人间地狱啊!”雾霾的成份大致可分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而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微米的固态污染物,是霾的罪魁祸首。促进雾霾形成的原因有静风现象、逆温现象、适宜温度及悬浮颗粒等。其中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增多,是由于林立的高楼大厦增加了地面摩擦系数,风进入城区有明显减速而产生的。而逆温现象则是垂直方向高空气温高于低空气温造成的,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于城市之上,是霾留滞于城市中。王真教授指出,这二者的祸因都是过于密集的高层建筑,应当减少高层建筑的建设来缓解这种现象。霾粒子的尺度分布在0.001微米到10微米之间。其中,PM10 停留于上呼吸道;PM2.5 到达支气管;PM1 作为雾霾中最多的成分已经能够进入血液循环;PM0.5 可以进入心血管系统;PM0.1 能够沉积在肺泡中。雾霾能够导致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还会加重哮喘、老慢支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雾霾中还存在着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近30年,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雾霾是那最大的祸因。种种危害,触目惊心,那究竟该如何有效地在雾霾天保护自己呢?首先,在雾霾天出行时该选择怎样的口罩上,王真教授提出了如是建议:围巾不可替代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传统棉布口罩均无太大效果,应当佩戴防PM2.5口罩,佩戴口罩时应采取正确的佩戴方式,减少漏风缝隙。空气净化器配备3层过滤网片即可有效过滤PM2.5;芦荟、吊兰、长春藤等植物种植于室内能够有效吸收PM2.5;雾霾天不宜出门跑步锻炼。王真教授还指出清晨锻炼不利于健康,冷空气吸入危害心血管,应当等太阳出来后再锻炼。

      对于雾霾天气的居家注意事项,王真教授指出,虽然国人的生活习惯里,喜欢开窗通风,但在雾霾严重的天气应当避免开窗;回家后应及时清洗面部与鼻腔;炒菜对家庭室内PM2.5短时间上升有很大的影响,需保证厨房通风,但对总体环境的雾霾影响实则微乎其微。

      王真教授还指出了不同人群的特殊防护措施,如:老年人使用吸尘器来替代扫把,做饭时多用蒸煮替代煎炒;儿童在雾霾天减少户外运动,家长多清洗毛绒玩具等。教授倡导通过强身健体来增加身体对霾的抵抗力,鼓励老年人接种肺炎与流感疫苗,倡议65岁以上老人疫苗纳入医保。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听众们积极地提出疑问,而王真教授也一一作答,做到真正的为群众解惑。在暖心的氛围中,在座的所有人都怀着共同的祈愿——“同呼吸,共健康”,迎来了活动的尾声。

 

 

 

文:志愿者龙杨菁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