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肖维岩洞到皮克斯——动画意识与动画艺术简史
发布时间: 2018-10-23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315        
 
 
        9月22日上午,中秋佳节假期里的“文澜讲坛”在浙江图书馆集体视听室开讲了。主讲嘉宾冯学勤博士是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秘书长,同时是浙江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杭州市131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美育理论和动画艺术理论。
        在讲座中,冯老师从艺术发生学的视角,结合动画考古学的历史文献资料,围绕史前动画意识的发生、现代动画技术的诞生直至当代数字动画的新发展三个阶段,勾勒动画艺术的发展简史。同时在介绍世界优秀动画作品的同时,深入阐明动画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主要从什么是动画、动画前史与动画意识的起源、现代动画:商业的与实验的、皮克斯与数字动画时代几大方面进行讲解。
        说起什么是动画,冯老师讲解道:“动画不是会动的画,而是画出来的运动”,动画艺术是人类利用视觉暂留原理,采用造型艺术的方式,将处在时间之流中的运动分解为一幅幅视觉图像,并利用各种手段加以连续放送,最终产生运动幻象的一门既现代、又古老的艺术类型。继而又通过动画考古的资料向听众展示了动画前史及动画意识的古老起源:人类动画意识,最晚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时期产生,距今约三万年前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经具备利用某种装置或特殊手段去呈现运动幻象的能力。关于史前动画意识的证据,在空间范畴上归属于“岩洞艺术”;在时间范畴上,属于“旧石器时代艺术”;在类型上,则是岩洞壁画和骨、石刻绘;在技法上,主要采取的是叠影法,少量是并置法。
        这些来自旧石器时代的例证,结合之前被众多动画史当成传说轶事来对待的许多证据,已经呈现出了“动画考古学”的基本学术轮廓,构成动画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中,关于肖维岩洞部分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在肖维岩洞中,除了留有大量岩画之外,剩下的人类痕迹只有一些人工堆砌的石头、位置特殊摆放的动物骨骼,以及随处可见的火堆或火把的痕迹,并没有发现人类在此居住的生活迹象,如食物的遗迹、工具的遗迹或人类的遗骨等等;而岩画的位置明显经过了刻意的选择,并非绘制在最为平整或最易绘制的地方,如入口那样有光线的地方没有任何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处在黑暗之中;另外,有的作品位置甚至高达数米,创作十分艰险,绝非出自茶余饭后剩余精力的表现。从动画意识出发,动画史绝不仅仅只是现代动画史。这门艺术的萌芽,是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的。
        讲座最后,冯老师予以总结:动画艺术,从三万年前史前人类的在岩壁上的运动分解图,到现代机械放送背景下的逐帧手绘,直至当代以皮克斯为代表的数字制作,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它的历史,是表现运动能力越来越具有广度、深度、精细度和逼真度的历史,表现了人类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壮大过程。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