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梅不是梅——以真善唤醒本该有的欣赏能力
发布时间: 2018-05-28        来源: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246        

        5月26日上午10点,中国美术学院蒋开发博士在浙江图书馆一楼文澜演讲厅开展主题为“画梅不是梅——以真善唤醒本该有的欣赏能力”的讲座。

       距讲座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之时,场内座无虚席,有蒋老师的学生,有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也有慕名而来的听众,大家对于蒋老师的讲座满怀着期待。

       蒋老师热情澎湃,将这场讲座当做和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没有居高临下之感,令人感到无比亲切。蒋老师虽已到了知非之年,仍旧容光焕发,足足站立了两个小时来与大家谈论关于绘画的艺术。

       蒋老师细致地向大家分析和谈论自己对中国绘画的看法。绘画要由“像”到“不像”,不是为了绘画而去作画,更不是为了追求形似而将绘画变得复杂化。在蒋老师看来,绘画更多的是一个思想感情的表达过程,每一种选取的题材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并在其中不断地寻找和开发出创作空间,最忌讳的便是千篇一律的题材作品,没有新意,也就难以独具一格。蒋老师以自己最为擅长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梅画为例,首先选择的是“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梅为题材,梅既是中国文人追求的精神象征,更中国绘画的基础之基础,因为中国画以点线立本,而梅画已基本囊括在其中。其次便是创作过程,绘画创作过程其实是我们的思想的寄托和表现,而许多人对真实的梅花太过于膜拜,过于追求其形似而忽略了神似,缺少了在梅花这一物象上的感情和精神的寄托,使得题材也失去了灵魂和意义所在。

       绘画境界的提高在于笔墨之上的笔意。笔墨的层次丰富的变化就是中国画的特点,能把笔墨飞扬起来,又能抓住物象的特征,顺势而为,那么其绘画技艺就越高,越容易从场景之中获得支撑,给观赏者留下想象。就像在对瓦块进行描绘时,并不是千篇一律,也要讲究绘画技法,每一块瓦都不一样,却又很统一,这就需要把笔意放于之上。蒋老师多次强调,绘画要很轻松、达意,将创作过程当做一种享受而非一种令人感到心烦而又沉重的工作任务。绘画要有笔意,于笔墨之上,才能提高境界。而不能让别人仅仅理解为简单的物象,否则就是失败的。在追求绘画创作的时候,境界就提高了,专业笔墨的学习和掌握不依靠所谓的高层次的平台,不能总是局限于“美院”,而在学习和追求绘画技艺之时,更不能总是模仿古人的画法,应当从其中打开更大的绘画空间,从老题材中画出新意。蒋老师认为绘画技不封顶,不能满于现状,要学会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绘画的奥秘所在。

       蒋老师对于书法和绘画的理念是书画同源。书法原本是用于记事,不能直接将其完全变成纯粹的艺术。若要抛开实用性,上升到纯粹的艺术高度,更多的是要把很多其他方面的技艺融入书法之中。将其作为艺术性的观赏,尽可能地把实用性抛弃。蒋老师的书法艺术观便是要去开发,不断寻找新意和创意。而书法首先是遵循章法,画家的书法也需能够与其绘画匹配。书画本源性的基本功就是点与线,框架是很重要的,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而不能只是单纯地去模仿名家技艺。蒋老师自己也不愿成为某家某派的棋手,应当成立自己的个性,要去追求个性,从架构中打破传统。技法是对某一种特像的表达语言,“野路子”恰恰是在诞生新的技法,任何题材都可以入画,只是或许你还没有提取这个题材的能力。

       蒋老师提倡大家寻求“真”与“善”去唤醒本该有的欣赏能力。即当对绘画作品进行欣赏时,每个人的思考和想法都是不同的,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从最初的个人想法和个人见解出发,坚定个人观点,要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真”是一个原点,“善”是处理水平,“美”是一种结果。但是当下社会,大家对大师的敬仰太过于沉重了,总是一种表面的吹捧和附和,不能、不敢讲实话,就成为了大家互相学习和成长的阻碍。因为学习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崇拜,要敢于提出批评。我们看待事物眼光的高度就是未来成长的高度。不仅在绘画之中,在生活中亦是如此。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