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读书•每月一书:《于丹<论语>心得》
发布时间: 2018-02-12        来源: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168        

      2月10日的文澜读书由天天开心读书会副秘书长叶军伟老师带来《于丹<论语>心得》的分享,在浙江图书馆文澜厅与众多读者进行探讨交流,简单介绍孔子的生平后切入今天的正题——于丹《论语》心得,《论语》中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一系列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回首历史时,发现,孔子的地位不可超越,这个思想和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思维。

     叶老师告诉我们,于丹的《论语》心得是受到广大群众所欢迎的一本畅销书,占了自开国以来中华书局出版社百分之五十的销售量,比起一些深刻的哲理之书,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更像是一种对于人生态度的见解。在“仁”这一孔子儒家学派的关键字上,叶老师做了充分的分析,第一,“仁者爱人”。 “亲亲”, 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其次,即“泛爱众,而亲仁”。表现为“忠恕”。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 第三,“仁”是德性的统称。孔子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此外,作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的“仁”,可以统摄作为社会篇道德规范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仁”。第四,“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一方面,任何人都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做到仁是不容易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认为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只能做到“三月不违仁”。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叶老师讲述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当年的趣事,比如孔子认为说谎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在强盗来临的时候,对强盗说谎,是不是还是不仁义的行为。还有比如当遇到老人跌倒在马路边的时候,是否应该去扶。如果扶之前,想到了有可能会被讹骗而不去扶起老人,是不是一种不仁义的行为。如果在这时又转念一想,扶起老人可以得到一些好处,比如得到一个徽章之类,此时的扶起老人是否还是一个仁义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的富有哲理了。

     主讲人叶军伟的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时常引得场下的人大笑不止,时不时还有一些时兴的段子。原本语文可能是枯燥乏味的论语,在叶军伟老师的讲解下也显得十分生动,但却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引人深思。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使人从纷繁的社会烦恼中脱开身去,感受到古典文化与文字的魅力。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