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十姐妹与越剧13个流派唱腔
发布时间: 2017-12-19        来源: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1066        

        12月17日,浙江省图书馆文澜讲坛系列讲座——“越剧十姐妹与越剧13个流派唱腔”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尧坤老师对越剧有着颇深的研究,出版了《戏曲探索50年》等多部书籍。讲座伊始,李老师以“今年越剧十姐妹中的最后三位(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先后离开了我们”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越剧演员前辈的缅怀,带领现场观众走进“越剧十姐妹”的故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年仅二十来岁但遭遇共同命运,怀揣共同向往的越剧界著名演员相聚上海。从签订“以期越剧前途发扬光大”等条例的“合约”,到义演《山河恋》,再到众姐妹合力挫败反动派“停演”阴谋,越剧十姐妹(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袁雪芬、张桂凤、吴筱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进行的斗争虽然带着自发的性质,但却震动了大上海,成为蒋管区反迫害、争民主斗争的一个部分。

       随后,李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富有代表性的视频素材为大家介绍了尺调腔的历史意义以及越剧的13个流派唱腔,并对袁派、金派、徐派这三大流派进行深度鉴赏。他指出,袁雪芬尺调腔的产生,使越剧唱腔曲调情绪产生变化,它深沉善感,适合了当时所有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同时又大大增强了柔美性和抒情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戏剧性,在演唱上亦加强了润腔和韵味。越剧是我国第二大剧种,流派众多,这13个流派唱腔,都是演员根据自身条件,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具有鲜明风格特色的个性化唱腔。

       整场讲座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在《祥林嫂》的“问苍天”片段中,我们品味到袁雪芬的袁派唱腔中的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在《碧玉簪》片段里,我们感受到金采风的金派唱腔里的婉转秀丽、刚柔相济、端庄大方,富于气派;在《红楼梦》“哭灵”片段里,我们又体会到了徐玉兰的徐派唱腔独有的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韵味醇厚。流派唱腔是剧种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体现剧种风格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

       另外,李老师还着重提到了现在的中青年演员在学习流派中存在着模仿、缺创造的状况。他认为,流派唱腔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手段,它的核心是创造性。当它生机勃勃地表现适合的生活内容时,就能成功地塑造各种艺术形象,推动剧种的前进。相反,如果当它凝固不变时,就会影响表现新的生活,塑造新的艺术形象。模仿只能是作为一个学习的阶段,在模仿的基础上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对流派唱腔进行丰富、创造和发展,直至创造出新的流派来。如今,戏曲声腔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时帮助中青年演员努力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创造新的流派,增强音乐唱腔的生命力,推动剧种的发展。

       讲座以观众提问环节收尾,现场的越剧迷们纷纷提出有关于“越剧”的疑惑,李老师一一解答,并向积极参与互动的读者朋友赠予自己出版的书籍《戏曲探索50年》。读者朋友们在讲座结束后表示,希望此类讲座能多开展,全民共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助力。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