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朗诵的声与情
发布时间: 2017-12-12        来源:读者活动推广部              点击量:394        

        2017年12月9日下午,有声阅读学习计划中级课程“论朗诵的声与情”在浙江图书馆一楼文澜演讲厅顺利进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教学督导张继娅(播名朱力)女士,她同时还是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全国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证考评专家,曾任省播音主持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张继娅教授有着近二十年省台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经验,其播音作品多次获国家及省市级奖项。她的演播作品《高原赤子》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的父亲邓小平》获长篇演播一等奖。

       讲座一开始,张继娅教授就提出朗诵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语言传递,而是向他人传递情感,我们朗诵的动力更大的来源于抒发内心的感受和体会。她以今年热播的电视节目《朗读者》为例,表明了朗诵并不是大声说话,也不是一定要求声音多好听,字音一定准确,而是强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发自内心的去感受,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朗诵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她认为应该情为先导,朗诵所传递的意蕴和情感才是它的灵魂。通过这一点她还教导大家在朗诵的过程中需情景再现,进行情绪记忆,再配合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情感就能得到很好的抒发。

       通过与现场的观众做了一些简单的诗词和短文练习后,张继娅教授又交给了大家第二个秘诀“怎么使音声悦耳”,在这一点中,教授提出声音是朗诵的载体,艺术来源于生活,朗诵的时候要符合字本身的语意和自然的说话状态,对文字要有思考有感觉才可以朗诵,理解和感悟在先,同时加入自己的情感。另外要使声音悦耳,做一些表情、唇舌的训练,提高声音的分辨率,她例举了杭州当地人存在翘舌不标准的例子来帮助大家正确发音。她认为艺术语言的表达既要传情达意,又要悦耳动听,声音要清晰、圆润、自如、富于变化有美感。

       在情感的表达和声音悦耳的前提下,张继娅教授又强调了朗读中韵律和谐的重要性,她认为声音在语言传播中有较广的适应性,应具备弹性变化的能力,同时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首先她给大家讲解了音域这个概念,通过一些互动练习让大家学习到打开口腔的要领,然后说明了声音变化的力度节奏应有虚实、快慢、强弱的明显对比,通过一些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来向大家展示。最后张继娅教授用艺术语言表达是控制之美来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朗诵中要控制好自己的音量、情绪、口腔、气息,表达讲究“气随情动,声随情变”,声音要随着作品的思想感情脉络变化,遵循“情、气、声”的规律。

       最后张继娅教授为大家深情的朗诵了一首俄罗斯的小诗《短》来结束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现场观众对教授的精彩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过程中教授与现场观众的互动调动起大家的强烈兴趣,更是不少观众认真的记着笔记,在讲座结束后更是向教授请教,教授热情的回答了他们的提问,张继娅教授的回答和建议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受益匪浅。

 

(作者:浙江图书馆阅读推广志愿者 邹思敏)

 
关注我们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内部邮件
Copyright@2020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APP